加速关节僵硬康复,“麻推”行不行?(连载2/3)

加速关节僵硬康复,“麻推”行不行?(连载2/3)

麻推,其目标在于:首先,用麻醉的方式使患者失去对疼痛的感知能力,不疼即没有恐惧感等心理障碍,在身心充分放松的状态下配合度更高。其次,麻醉状态的下肢肌肉失去肌张力,处于软瘫状态,此时进行角度推进阻力更小,便于“进角度”。

但是如我们开始时所述,导致关节活动度受限的原因很多,麻推的种种特性,无疑对于因患者恐惧不配合、肌肉痉挛造成的疼痛感具有根本的规避效果。但是对于顽固的纤维性黏连、软组织挛缩以及炎症反应的组织间隙高压等因素呢?这可要仔细分析一下了!

对于伤后术后早期的患者来说,纤维性黏连普遍并不顽固且广泛,此时进行关节松动术,相对难度较低,风险较小,治疗过程也会普遍轻松愉快。随着时间逐渐推移,从宏观层面看,粗大坚韧的纤维性黏连带逐渐形成,并广泛分布于关节腔内(我于术中镜下所见)。微观层面,横桥逐渐增多,纤维间滑动能力下降。宏观微观层面同时存在问题,关节活动度势必严重受限。另一方面,疼痛导致的保护性痉挛又共同导致了挛缩的出现及加重,黏连和挛缩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令关节活动能力进一步下降,又继发了废用性骨质疏松、肌腱韧带及腱骨结合处的结构强度下降等一系列连锁反应。

关节的运动可以被看做是一系列应力互相作用,互相干预的结果。当关节趋于僵硬,在用力推进角度时,挛缩的软组织以及附着在正常结构的黏连带会被拉的很紧,显著限制了关节灵活,也大大增加了关节面应力。当推力进一步增加时,黏连带以及挛缩组织也将承担更大的拉力。推进力超过组织耐受度时,黏连带被直接扯断当然是最理想结果,但是有更大可能出现软组织撕裂、肌腱韧带附着区撕脱、软骨剥脱以及骨折等严重后果。这种附加损伤除即刻症状加重外,也会导致关节退变,组织退变进程加快,远期预后水平下降。

那么,麻醉后联合关节松动术相关技术进行操作是否可以降低风险呢?我认为是存在一定可能的,但是仍有几个问题:第一,既有黏连不可过于顽固,过于顽固则风险更高,所以对于适应症(患者)的筛选很重要。第二,关节在肌肉软瘫状态下的应力环境与正常肌张力保障状态下的应力环境完全不同,关节活动模式也必然存在极大差异。第三,完全回避了疼痛,也大大弱化了疼痛作为重要自我保护机制起到的安全提示作用。第四,非常考验实际操作者的技术水平及对前三个问题的评估处理能力。

关节松动术的根本目标是改善灵活性,而不是“下角度”,是运用自如的主动功能,而不是“看起来很美”的角度进步然后又出现更多问题,这个根源问题是一定要搞清楚的。

下期预告:连载之3——关节僵硬该何去何从?

相关推荐

分段诊刮需要卧床多久
365bet体育在线手机版

分段诊刮需要卧床多久

📅 08-10 👁️ 1853
米学网家长版下载
365bet不给我提款

米学网家长版下载

📅 08-23 👁️ 2546
为什么我的网站在谷歌 Chrome 中被阻止?原因和解决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