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走进济宁 >> 综合实力
综合实力
发布日期: 2017-03-03 浏览次数: 保护色: 字号:[ ]

2016年:

(一)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千亿台阶,达到4302亿元,是2011年的1.5倍;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91.5亿元,基本实现翻番;固定资产投资累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2706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9.5%、11.4%。县域经济倍增计划全面实现,所有县市区地方财政收入实现翻番。

(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争取省政府出台加快推进济宁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从7个方面助推我市转型升级,新型产业体系加快形成。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1.2:45.3:43.5。粮食生产连年稳定在百亿斤以上。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13家、达到2624家,增量居全省首位。服务业税收占比达到49.1%,增加值占比提高8.6个百分点,年均增幅居全省第2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到29.9%。2个产业规模超千亿、5个超500亿。2家企业进入中国跨国公司100强,4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信息产业高端起步,惠普、甲骨文、中兴、华为等一批知名IT企业集群落户,被确定为省信息技术产业基地。

(三)改革开放成效明显。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实施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削减行政审批事项329项、压减55.4%。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增市场主体27万户。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公务用车改革、不动产登记改革、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圆满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实现进出口总额265亿美元,境外投资70亿美元、居全省第2位,如意集团、太阳纸业等一批境外投资项目进展顺利。

(四)城乡面貌显著变化。成功实施行政区划调整,中心城区形成“一城五区”发展格局,进入国家2类大城市行列。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3%、提高11.2个百分点,增幅连续4年居全省第1位。实施“精致济宁”系列工程,改造老旧小区180个、11.1万户,建成“四小工程”19个,开工地下综合管廊15.4公里,引水入城项目竣工。泗河综合开发全域启动,济徐高速建成通车,滨湖大道全线贯通,新增公路通车里程3116公里,完成农村“户户通”2.2万公里,8成以上行政村通公交。建成美丽乡村示范片区31个,90%以上的村达到环境整洁村标准,城乡环卫一体化经验全国推广,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功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实现七连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获得提名,国家卫生城市创建顺利通过国家级技术评估。

(五)文化旅游成果丰硕。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干部政德教育基地和济宁干部政德教育学院、孟子研究院批准设立。传统文化六进普及、道德提升等七大工程深入实施,儒学进乡村活动蓬勃开展,被授予山东“四德工程”建设示范市。县乡村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尼山圣境、市文化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新增省级以上文化产业示范园9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407家、居全省第2位,新建亿元以上旅游项目66个,完成投资414.6亿元,旅游消费总额突破600亿元。

(六)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创建扎实推进。完善“治用保”水污染防治体系,119个治污项目全部完成,南四湖跻身全国14个水质良好湖泊行列。持续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集中攻坚,空气质量综合改善幅度居全省前列。新增造林11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8%,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43个。关停淘汰落后产能企业371家,万元GDP能耗下降17%。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支出1811亿元、年均增长13.5%。精准扶贫成效明显,17.1万人实现脱贫。新增城镇就业3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万人,扶持创业6.5万人,荣获首批全国创业先进城市。五项社会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连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城乡低保分别提高78%、146%。实施“大班额”和“全面改薄”系列工程,新改扩建学校1254所,12个县市区全部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认定。先看病后付费、分级诊疗模式和“四位一体”养老服务经验全国推广。成功举办第23届省运会和第9届省残运会。平安济宁建设成效明显,“天网”工程基本建成,被授予“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市”,群众满意度连年提升。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国家安全、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公积金、粮食、物价、地震、气象、水文、档案、史志、老龄、残疾人、红十字、慈善和妇女儿童等各项工作取得新成绩。

综合经济总量持续扩大。初步核算,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01.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8.0%。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80.45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949.67亿元,增长 6.2%;第三产业增加值 1871.70亿元,增长11.0%。分行业看,工业增加值1711.61亿元,增长6.2%;批发和零售业 478.84亿元,增长 5.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90.12亿元,增长8.8%;住宿餐饮业 82.85亿元,增长7.1%;金融业 183.60亿元,增长13.2%;房地产业 113.55亿元,增长 7.6%;其他服务业806.91亿元,增长15.6%。三次产业对GDP增长贡献率分别为5.8%、37.0%和57.2%。全市人均地区三次产业结构生产总值51662元 (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7778美元)比上年增加 313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7.2%。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3:47.3:41.4调整为11.2:45.3:43.5。三产43.5%一产11.2%二产45.3%地区生产总值(GDP)市场主体总量规模双增。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双创”释放发展新动能,全市市场主体总量达50.78万户、增长9.64%,注册资本金 7146.73亿元、增长69.78%。其中,内资企业(非私营)8862户、增长1.73%,外商投资企业 778户、增长5.42%,私营企业10.91万户、增长16.75%,个体工商户 37.53万户、增长7.97%。人口稳定增长。全市常住人口 835.44万人,比上年增加5.5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61.58万人,农村人口373.86万人。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